发布时间:2019-04-26 浏览次数:367 来源:
在机器人领域,日本是目前全球产量最大的机器人研发、生产和使用国,在工业机器人及家用服务、护理机、医疗等智能机器人领域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除此之外,日本还是目前世界上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的国家,拥有工业机器人最完整的生态链,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工业机器人王国!
而作为两把利器的发那科和安川,更是闻名于世界,在前两期我们介绍了欧洲两大机器人巨头KUKA和ABB,今天带大家来一起看看日本机器人两大世界级巨头。
相较于其他三大机器人公司(KUKA、ABB、安川),FANUC成立较晚,成立于1956年,最初开始从事数控和伺服的民间研究,1972 年才正式成立FANUC (发那科)公司。但这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世界工业巨头,发那科是目前全球最大、最著名的数控系统(CNC)生产厂家和全球产量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家,其产品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
1956年,FANUC NC(发那科数控系统)开发成功,也由此诞生了FANUC这个品牌,诞生之初便拿出了惊人的数控系统,哪怕是在当时工业巨头林立的日本也是非常的惊人。在此后的15年间(1956—1971),发那科持续发力于数控系统的研究,不断拓展市场,截止1971年,FANUC成为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在当时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1972年正式成立FANUC (发那科)公司,基于强大的数控和伺服方面的基础研究(当时引进了美国的交流伺服电机制造技术),1974年FANUC首台工业机器人问世,并于1976年正式投放市场。1977年,ROBOT-MODEL1工业机器人正式批量开始生产进入商业化阶段。
1982年, FANUC 公司和GM公司合资,在美国成立了GM Fanuc机器人公司(GM Fanuc Robotics Corporation), 专门从事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同年,还成功研发了属于FANUC自己的交流伺服电动机产品。经过十年的发展,FANUC在机器人和数控机床领域研究更加深入,基础实力十分雄厚,从1992年起,GE Fanuc机器人公司不再是合资公司,成为了FANUC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在同年,发那科进入中国市场,成立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
看到中国机械行业强大的市场潜力,1997年,发那科和上海电气集团合资,成立了上海发那科(FANUC) 机器人有限公司,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工业机器人企业之一。也正是由于进入中国市场较早,发那科才能抢占大量的市场份额,这也为他后来占据机器人行业市场份额打下了基础。
2003年,发那科智能工业机器人研发成功,并开始批量生产。2008年,其工业机器人总产量位居全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家突破20万台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企业。2010年,发那科并联结构工业机器人研发成功,并开始批量生产。 2011年,发那科成为全球首家突破25万台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企业,工业机器人总产量继继位居全世界第一。 2011年-2014年, FANUC被福布斯、路透社评为全球100强最具创新力公司之一,并位列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 2015年,FANUC机器人全球销量超40万台,全电动注塑机全球销量领先,突破5万台,中国销量超万台。
FANUC(发那科)市场分析FANUC机器人销量目前是工业机器人行业中最大的,其发展策略是为寻找并进入需求量较大的市场,而不是依赖于长期大客户,业务覆盖范围广,瞄准增长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发那科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一般制造业,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家电、物流和电子电气行业。
从营收层面来看,近三年来市场预期下降,总营收减少,但机器人营收持续增长,2016年大幅度增长,与当时市场形势有关。随着各大机器人公司不断拓展,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KUKA,在2017年,库卡营收大幅度增长。对发那科的机器人市场份额造成了一定冲击,17年工业机器人营收增速放缓。
发那科利润率一直是四大工业机器人中最高的,在2017年毛利率高达43.5%,其主要得益于公司对成本的控制和管理费用的控制,在这一方面KUKA应该多多向发那科进行学习。
YASKAWA (安川)公司成立于1915年,是全球著名的伺服电动机、伺服驱动器、变频器和工业机器人生产厂家,其工业机器人的总产量目前名列全球前二,它也是首家进入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安川主营业务是电机、伺服等产品,后来发展成为以驱动控制、运动控制、机器人和系统工程四大事业为轴心的工业巨头。
安川和ABB前身BBC于1954年合作,开始研发直流电动机产品。经过四年的研究1958年,发明直流伺服电动机。1974年开始进入工业机器人研发领域,同年软盘驱动器实现日本本地生产,开发了微电脑内置微型数控系统「YASNAC」,也是同年,巴西安川电气有限公司成立(早在1967年,安川便进入了美国市场,成立美国安川电机株式会社),1977年,安川研发出了日本首台全电动型工业机器人MOTOMAN-L10,创立MOTOMAN工业机器人品牌。1983年,安川开始产业化生产交流伺服驱动产品,1990年,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发成功,为安川拓展市场打下了基础,同年,MOTOMAN机器人中心成立。
安川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企业,1996年,北京工业机器人合资公司正式成立;2000年以后,安川着重于运动控制与机器人自动化业务的拓展。2003年,MOTOMAN机器人总销量突破10万台,成为当时全球工业机器人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2005年,推出新一代双腕、七轴工业机器人,并批量生产。2006年,安川MOTOMAN机器人总销量突破15万台,继续保持工业机器人产量全球领先地位。2008年,安川MOTOMAN机器人总销量突破20万台,与FANUC (发那科)公司同时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超20万台的企业。2013年安川(中国)机器人有限公司实现本地生产,2014年,安川MOTOMAN机器人总销量突破30万台。2015年,安川与美的成立合资公司,安川美的机器人公司,并着手在顺德建立生产基地。2017年,实现新产业自动化革命的概念 「i-Mechatronics(i立方机电一体化)」,这将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带来巨大的改变。同年,新小型机器人MotoMINI发售。
YASKAWA(安川)市场分析YASKAWA自主生产伺服和运动控制器,这两者都是制造机器人的关键零件,其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领域拥有着各种各样的自动化作业机器人,其核心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点焊和弧焊机器人、油漆和处理机器人、LCD 玻璃板传输机器人和半导体芯片传输机器人等,是最早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到半导体生产领域的厂商之一。
安川下辖驱动控制、运动控制、机器人和系统工程四大事业部,主要营收来源于运动控制和机器人领域,其在四大工业机器人中营收额最低,且近年来市场占有率持续走低。主要是因为其稳定性好,但精度略差,走的是批量化的道路。虽然安川进入中国市场最早,但其并没有把握好这个优势,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仍旧是最低。其机器人价格便宜,适合用于对精度要求不高的领域,在如今的市场情况下,安川需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机器人运动精度,才能更好的优势去占有市场。
Copyright ©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日韩企业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中国威海市香港路18-1号智慧大厦701
联系电话:+86-631-5976515 / 5976516
鲁ICP备2022011968号-3 |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