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0 浏览次数:188 来源:
拥有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山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商务部与国家开发银行日前签署《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促进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未来3年将累计提供不低于1000亿元资金,支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现在山东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像以前和企业只是谈土地、税收优惠,而是上升到产业如何规划布局,已经形成一个好的小环境、软环境,希望通过产业布局优化、生态环境改善等,推动企业发展。”在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的北京宏华聚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丁晓东,十分期待国家的资金支持能够落到经开区的企业身上。
据了解,国家开发银行将加大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贸外资企业支持力度,稳定资金链,打通产业链,纾解外贸外资企业因疫情影响造成的流动性困难。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万隆真空冶金公司副总经理李宗广对企业前景充满信心。在经开区一系列减税降费及融资扶持等助力下,投资1.5亿元的高铁铬锆铜接触线技改项目投产,产能整体进入上量期,仅此一项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公司订单量已超过去年同期。
“这一政策将对山东的国家级经开区带来直接利好,助力经开区产业布局优化调整和区内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和转型升级。”山东省商务厅开发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山东目前有1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134家。其中,青岛和烟台在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比中,分列第5名和第7名。
开发区加快改革
据了解,山东自去年开始着力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鼓励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建立更加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更加灵活实用的开发运营机制、更加激励竞争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更加系统集成的政策支持体系。
滨州市商务局局长商立波表示,滨州市已启动对开发区实施跨区域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每个园区确定2-3个主导产业,配套2-3个产业公司,探索“一区多园、差异发展”模式。
最新情况显示,山东省54个试点开发区向属地市直部门、县(市、区)、乡镇(街道)共划转教育体育、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15类8312项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向开发运营公司划转452项开发运营职能。
3月份,山东省召开了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将全面推开已经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将改革试点中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性安排,形成长效机制。
“山东已按下开发区改革‘快进键’,全面推开各项改革任务,打造‘双招双引’高位平台。”山东省商务厅厅长张德平表示,要真正把山东的开发区打造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
Copyright ©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日韩企业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中国威海市香港路18-1号智慧大厦701
联系电话:+86-631-5976515 / 5976516
鲁ICP备2022011968号-3 |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