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03 浏览次数:128 来源:
继2016年我国在15个省市(区域)启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并于2018年进一步深化试点后,7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21个省份部分地区,探索拓宽开放领域、提升便利水平。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二位,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占比不断提高。其中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带动作用明显,2018年,17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为76.7%。
专家表示,服务贸易在各国开放型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显著,未来服务贸易发展应“促增长、调结构、减逆差”,使服务贸易成为引领外贸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扩大至21省份
7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部署进一步扩大开放稳外贸稳外资相关举措,其中有关服务贸易的表述成为亮点。
会议指出,发挥服务贸易对稳外贸稳外资的作用。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扩大到全国21个省份部分地区。
据悉,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始于2016年,当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了商务部提出的《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方案》,在天津、上海、海南、深圳等15个省市(区域)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试点期为2年。
试点城市和地区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促进机制、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推进服务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着力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打造服务贸易制度创新高地。
实践中,每个试点区的重点发展领域主要包括金融、外包服务、旅游、交通服务、文化、技术、教育服务、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部分城市重点开展信息技术服务。
《试点方案》还为各地区作出了五个方面政策保障安排,包括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创新金融服务举措;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探索便利化举措。
2年试点期满后,国务院又于2018年通过了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方案,力度进一步加强,并将北京、雄安新区增设为试点地区。试点期限至2020年6月30日止。
此次范围扩大至全国21个省份部分地区后,新的试点将有哪些变化?会议指出,将围绕拓宽开放领域、提升便利水平进行改革探索。具体包括发展跨境商业医疗保险、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扩大技术进出口经营者资格范围、在常态化防控下加强旅游和体育国际合作等,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试点区域对我国服务贸易带动作用明显
“随着数字经济驱动的服务全球化和创新全球化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在各国开放型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显著,已经成为贸易战略竞争、贸易规则竞争、贸易利益竞争的核心,也是重塑未来全球贸易新版图的关键因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等人撰文介绍。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4152.9亿元,同比增长2.8%。这延续了过去几年服务进出口总额持续向好的势头,截至去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二位。
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也在持续优化。据商务部数据,旅行、运输、建筑三大传统领域在我国服务贸易中曾一直占主导地位,2019年贸易额4738.1亿美元,占比60.4%。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272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占服务贸易比重达34.7%,较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
王晓红等人认为,数字贸易成为新的增长引擎。例如,作为新的外贸业态,我国跨境电商规模位居世界前列,2019年跨境电商零售额同比增长38.3%。此外,云服务、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跨境电子支付、以北斗为代表的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等均成为增长点。
我国服务贸易能取得以上成就,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带动作用功不可没。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编著的《中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研究报告》披露,2018年,17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服务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为76.7%,试点区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5.1个百分点。
今年前5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逆势增长
今年以来,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服务贸易造成较大影响。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18686亿元,同比下降14.6%。其中,出口7592.6亿元,下降2.3%;进口11093.4亿元,下降21.5%。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5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逆势增长8.7%,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至43.3%,提升9.3个百分点。跨境电商零售出口也逆势增长,同比增长12%。
将目光放长远,服务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WTO发布的《2019年世界贸易报告》指出,由于数字技术带来的远程交易量增加及相关贸易成本降低,服务在全球贸易中所占份额未来20年将继续快速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潜力巨大。
同时,王晓红等人撰文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贸易发展面临的环境将更加严峻,逆全球化思潮导致的保护主义加剧、贸易摩擦可能增多,货物贸易面临更大压力。国内经济增长与成本、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转移,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与稳就业、稳外贸、稳外资的任务更加艰巨。
王晓红等人建议,未来服务贸易应“促增长、调结构、减逆差”。重点发展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服务等领域,例如芯片、跨境支付等。优化提升运输服务、旅行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等。积极培育文化服务、技术贸易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使服务贸易成为引领外贸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分工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引擎。”
Copyright ©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日韩企业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中国威海市香港路18-1号智慧大厦701
联系电话:+86-631-5976515 / 5976516
鲁ICP备2022011968号-3 |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