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9 浏览次数:139 来源:
日前,威海市跨境电商半年报“出炉”:零售进出口9.9亿元,占全省的41.9%,同比增长54.4%。越来越多的国际邮包,从威海“走”向了世界。
打纱、编织、染色、分装……在海龙王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员工们正在加班生产一批钓鱼线产品,一周后,这批产品即将出口到洪都拉斯。
“这个订单价值50万元,是我们新开发的客户。”公司总经理高亮介绍,之前企业获取新客户,主要依靠展会、广告等传统的手段。受疫情影响,这一获客渠道基本被截断,企业开始“转战”跨境电商,成功获得不少海外订单。
叩开“买卖全球”的大门后,这扇“大门”越开越大,企业每月增长的订单量都在20%以上。高亮说:“眼下,和我们合作的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新客户中,70%以上都来源于这种新的销售渠道。”
这不是个例。半年来,我市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通过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开拓国际市场,新增入驻企业46家,累计达到382家,拉动线下出口约2.2亿元。
越来越多企业敢于“吃螃蟹”的底气,来自于我市对跨境电商平台的持续打造。这其中,招引“龙头企业”成为了顶要紧的事。
连日来,威海综合保税区商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加班已经成为常态。已签约项目——阿里全球速卖通跨境电商即将来威海考察,他们正在抓紧时间,为项目对接国内外商家资源。
尽管项目从“纸面”落到“地面”尚需时间,但消息已令人振奋。综保区商务局副局长李浩说,阿里全球速卖通是我国最大的跨境电商出口B2C平台,项目落地后,将为我市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供难得的“出海口”。
在引龙头这条路上,我市从未断档。目前,已与中粮集团我买网、苏宁易购、蘑菇街等知名企业展开对接,丰趣海淘、韩国买手联盟、飓风海淘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威海;LG汎韩物流、趣天网对韩电商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京东、拼多多等大平台对接力度在持续加大,争取尽快突破。
上半年,对于跨境电商的支持政策也接踵而至:与韩国仁川签署《实施“四港联动”打造东北亚物流中心》八方合作协议,推进威海海港、空港跟韩国仁川方面的海港、空港,在物流以及通关便利化等多个方面上加强合作;培育“威海—仁川—欧美”的海空联运模式,着力将威海打造成为中国北方对欧美等多个国家的跨境电商物流枢纽;构建“口岸仓+海外仓”网络布局,在韩国、日本等国家设立海外仓28个;全省首个“零售一般出口简化申报模式”启动,电商商品申报编码从10位简化到4位,申报“门槛”大大降低;威海海关根据船期,采取“每周六天工作制”“延时晚七点工作制”等方式,免除电商发展的后顾之忧。
伴随着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的优化,我市跨境电商业务发展也步入“快车道”。目前,全市已经开通跨境电商保税进口、特殊区域出口、跨境直购进出口、跨境电商转口等业务,打造了山东省首个全模式的跨境电商产业园,100多家企业入驻。
Copyright ©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日韩企业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中国威海市香港路18-1号智慧大厦701
联系电话:+86-631-5976515 / 5976516
鲁ICP备2022011968号-3 |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