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25 浏览次数:143 来源:
欧界报道:
疫情期间全球外贸和跨国运输都受到了极大影响,一些依靠出口获利的国家焦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全球钢铁需求骤然萎缩,日本的钢铁业也受到了不少冲击。
日本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是日本制铁,在8月份公布的2020年季度财报中可见,日本制铁的第二季度产能同比减少33%,产量仅为830万吨,导致亏损多达421亿日元(27亿人民币)。
但是今年热爱“全球购”的中国又出现了,在买完美国的大豆、澳大利亚的牛肉、巴西的猪肉之后,又跑去买日本的钢铁。
疫情之后全国进行复工复产的快车道,除了餐饮、影视和零售,建筑行业、公共项目也逐步回暖。鉴于此,中国对钢铁的需求增强,进口量也激增。7月份的钢铁进口量同比增了200%,达到261万吨。加上疫情之后继续恢复经济,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数量增多,国内的粗钢产能也同比上升9%,9336万吨的单月产量是历史新高。
日本的钢铁出口也因此收益。东京制铁隔了9年之后重新对中国出口钢铁。这些钢材将用于修建基础道路和房屋,数量还达到了10万吨。除此之外,新日铁和JFE钢铁等制造商也不断增加对华出口量。
疫情之后日本出口的钢铁数量一路跌到近年新低,6月份出口量同比减少16.7%,仅有242.29万吨。但这其中有62.93万吨是出口中国的,对比起往年的出口量增加53.9%。可以见得,中国已经成了日本最大的钢铁出口国之一。
日本媒体还发话,表示中国目前的钢材需求只是阶段性和临时性的。而中国的钢材企业生产难以满足需求。言下之意,就是敦促日本企业捉紧机会,尽量继续增大对华出口,以减缓此前因疫情而拉下的总业绩。
同样是外贸型经济的澳大利亚却坐不住了,因为近年来我国与澳大利亚多有摩擦。所以在进口粮食和肉类上,我国开始更“谨慎”了。澳大利亚因此呼吁中国要“一碗水端平”,重构双边外贸良好互动。
不少人对近年的“进口潮”感到隐隐约约的担心。粮食进口,肉食进口,石油进口,钢铁进口,我们是否对进口过于依赖了?
依稀记得几年前,中国还存在严重的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并被认为是世界供应过剩的动因。没几年摇身一变成了国际钢铁大买家。
Copyright ©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日韩企业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中国威海市香港路18-1号智慧大厦701
联系电话:+86-631-5976515 / 5976516
鲁ICP备2022011968号-3 |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