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9 浏览次数:857 来源:
威海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辖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并设有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一个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总面积579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1.9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2016年GDP达到3212.2亿元,人均GDP达到1.7万美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60.5亿元。
威海是一个新兴的开放城市。威海是中国与韩国海上距离最近的城市,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越。2015年,威海与仁川自由经济区被选定为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被写进自贸协定的中国城市。2016年又先后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威海综合保税区、山东省(威海)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威海是中韩陆海联运业务的首个试点口岸,全市现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4个,开通了至韩国、日本等国家的6条海上客货运航线。威海机场开通了1条国际航线和16条国内航线,开通至台北的直线航班,机场旅客吞吐量达173万人次。青荣城际铁路全线贯通,2016年完成客运量610万人次。全市有省级以上开发区、旅游度假区14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投资承接载体。2016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79.9亿元,同比增长15%。国家出口日韩食品“同线同标同质”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国第一家线上线下同步运营,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2016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1190.5亿元,增长13%,各项开放指标位居山东省前列。
威海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城市。坚持科教兴市,区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区被列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评为全国首批创业先进城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4%以内,保持全省最低。建成省级以上研发平台287家,其中国家级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拥有9所高等院校,每年培养各类人才近2万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3件,成功入选全国首批8个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市场活力加速激发,2016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3万户,同比增长13.8%,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1.8万户,增长39.5%。
威海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工业城市。威海工业基础雄厚,有各类工业企业2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60家,上市企业16家。机械制造、食品加工、运输装备、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信息、新医药、新材料、智能装备、海洋生物、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是全国最大的渔具、轮胎、医用高分子制品、木工机械、地毯等生产基地,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9个、中国驰名商标35个。
威海是一个优势明显的海洋城市。威海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骨干城市,海岸线长达985.9公里,约占山东省的1/3,全国的1/18,盛产对虾、海参、鲍鱼、贝类、藻类及各种经济鱼等300多种海产品,“威海刺参”、“荣成海带”、“乳山牡蛎”等地理标志产品享誉海内外。2016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5%。拥有各类渔船1.3万艘,其中专业远洋渔船352艘,占全国的14%;水产品产量达到255.7万吨,占全省的28%、全国的4%,是全国最大的渔业生产基地,远洋捕捞、海珍品养殖和水产品加工能力全国领先,被确定为中国远洋水产品加工物流基地、中国海洋食品名城。建成国家级休闲渔业基地17处,被评为中国休闲渔业之都、中国钓具之都。
威海是一个风光宜人的旅游城市。“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走遍四海,还是威海”。威海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沿海分布着185个岛屿和美丽的沙滩,境内散布着众多温泉,山、海、湾、滩、岛、泉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滨海风景。有旅游景区(点)80多处,其中刘公岛、华夏城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成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6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3910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总额519.4亿元,增长14.1%。
威海是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坚持生态立市,把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2016年省测“蓝天白云”天数达到359天,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率先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42.7%,成为“国家森林城市”。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60%以上,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清洁和较清洁海域达到99%,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人居领域的国家级荣誉基本囊括,是全国第一个“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荣获了社会领域最高环保奖项“中华环境奖”,两次被联合国评为“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先后荣获了联合国“人居奖”和“中国人居环境奖”,并创办了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被海内外朋友誉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威海是一个和谐幸福的文明城市。坚持全民共建、全民共享,以全国地级市第一名的成绩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6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3元。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前实现省定贫困线脱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市域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适龄人口参保率达到99%。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57.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成为全国首批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合作示范市,入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成为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信息化社会指数位居全国城市前列,中小学全部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农村中小学新模式校车实现全覆盖,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满堂红”。获批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成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市各类卫生机构2655个,床位17111万张,每千人拥有专业医护人员数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构建起海陆一体平安建设大格局,被整建制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双安双创”威海模式成为全国样板,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居全省第一,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Copyright ©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日韩企业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中国威海市香港路18-1号智慧大厦701
联系电话:+86-631-5976515 / 5976516
鲁ICP备2022011968号-3 | 管理员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