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企业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产业

重点产业

食品加工

发布时间:2018-03-30    浏览次数:812    来源:

【威海市食品加工产业现状】


(一)产业规模。全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393家,资产总额771.8亿元,从业人员12万人。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65.4亿元,同比增长7.4%;利税133.1亿元,同比增长0.6%;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海洋食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4.6亿元,同比增长10.3%;利税109.7亿元,同比增长3.78%;利润76.2亿元,同比增长14.1%。


(二)产品结构。目前已形成冷冻水产品、冷冻调理食品、藻类食品、即食休闲食品、保健品、粮油果蔬产品、畜禽产品、酒类产品、乳制品、调味品等十大类产品上千个品种,其中冷冻调理食品、浓缩果汁产量居全国前列。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山东著名商标28个、山东名牌产品50个。

 

 

【发展重点】

 

(一)培育一批重点产品。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重点产品,带动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1. 冷冻水产品。大力发展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的养殖和精深加工,提高金枪鱼、鱿鱼、鲐鲅鱼、鳕鱼、扇贝等水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

2. 冷冻调理食品。大力发展金枪鱼刺身、鳕鱼排、鱿鱼串卷等冷冻调理食品,加强寿司、烧烤系列新品种的研发,形成覆盖水产品、肉食、禽蛋、蔬菜的多样化产品体系。

3. 藻类食品。着力开发深海小海带、海带浓缩汁、海带脆片、海带面食品、裙带菜、海藻盐渍品、海藻饮品等系列产品,大力研发海藻多糖粉、刺参鲍鱼抗肠炎功能饲料和食用级海藻酸钠、碘、胶、醇等高附加值产品。

4. 即食休闲食品。以鱼、虾、藻、贝等海产品和各类水果为原料,大力研发即食、调味、膨化、焙烤系列即食休闲食品和罐头制品。

5. 海洋保健品。开发鱼油软胶囊、海参营养液、海藻多糖、岩藻多糖硫酸酯、鱼胶原蛋白、虾青素等具有益智健美、免疫养生特殊功效的高科技海洋保健品,研发美白、保湿、抗皱、祛斑系列海洋保健美容化妆品。

6. 农副产品。重点发展苹果、红薯等果蔬食品精深加工,提高西洋参、无花果、蓝莓、大姜、花生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能力,加快发展有机鲜奶、果蔬奶、巴氏杀菌乳、酸乳、花生乳等乳制品。

(二)壮大一批骨干企业。

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和鼓励骨干企业运用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手段实现转型升级和膨胀发展。到2018年,好当家集团、赤山集团、西霞口集团、泰祥集团等23家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产业集群总收入的25%。

(三)打造三个食品知名品牌聚集区。
根据各区市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重点加快三个食品知名品牌聚集区建设。
1. 依托荣成市海洋食品加工产业的优势,加快安全、生态、环保、高效的海洋食品原料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优质、营养、方便、保健的海洋高附加值精深加工产品,逐步把荣成市培育成国家级海洋食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海洋食品知名品牌聚集区。
2. 依托乳山市农副产品特色优势,重点发展畜禽养殖加工和果汁、大姜、花生、蓝莓、芦笋等特色农产品加工,把乳山市打造成农副产品知名品牌聚集区。
3. 依托临港区即食休闲食品特色,重点发展焙烤食品、红参、海参口服液等休闲食品加工,把临港区打造成休闲食品知名品牌聚集区。通过三个各具特色的知名品牌聚集区的建设,吸引一批项目向聚集区靠拢,实现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市食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

Copyright ©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日韩企业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中国威海市香港路18-1号智慧大厦701

联系电话:+86-631-5976515 / 5976516

鲁ICP备2022011968号-3 | 管理员登录

鲁公网安备371000020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