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企业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产业

重点产业

机械制造

发布时间:2018-03-30    浏览次数:1085    来源:

 

【威海市机械制造产业现状】

    (一)产业规模。全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291家,资产总额749亿元,从业人员9.8万人。201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79.1亿元;利税90.3亿元;利润59.5亿元。

    (二)产品结构。主要产品有数控机床、电机、工程机械、木工机械、印刷机械、泵类、压力容器、工具、风机九大类。其中,电机产业聚集效应较明显,是国内重要的中小型电机生产基地,全市共有电机及配套生产企业100多家,主要有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电机、永磁稀土同步电机、潜水电机等系列产品。

    (三)创新能力。现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9家,其中,省级技术中心15家,国家级技术中心4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山东省名牌产品22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9个。“豪顿华”空气预热器位居行业首位;威海化工机械是国内最大的磁力驱动反应釜制造基地;“海王”旋流器在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华力”电机、“华东”数控机床在国内都有较高知名度。

 

【发展重点】

    (一)调优调强现有优势产品。对我市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传统优势产品,通过转、调、创,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的整体层次。

    1.数控机床。重点发展高速、精密、复合、智能、绿色大型数控机床和大型锻压机床。加快发展传感器、电磁阀、伺服电动机托架、变速箱体等机床关键零部件,形成机床完整配套产业链。

    2.电机。发展高效、超高效智能型电机,大功率高速高能量密度永磁电动机,油田用安全节能高效电动机。配套发展风罩、电容器、漆包线等配套产品,形成电机品牌产业链,依托华力电机、奥文电机、泰富西玛、荣佳电机等企业,打造全国最大的中小型电机生产基地。

    3.印刷机械。依托威海印机、滨田印刷等印刷机械制造企业,加快发展多功能胶印机、数码印刷机、电脑票据印刷机、数码打印机为主导的宽领域、多品种的产品体系。

    4.工程机械。加快发展中高层建筑塔机、多轴履带螺旋桩机、液压自升塔机、平头塔机、起重机、压力机、旋挖钻机、港口机械、高效选矿设备等产品。

    5.木工机械。依托工友集团、百圣源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数控木工机床、胶合板生产线成套设备等产品,提升产品档次和规模。

    6.泵类。大力发展核用、石油化工用、矿山机械用、城市给排水用、海水淡化用高性能泵类产品,将产品的性能提高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7.工具。重点发展活扳手、管钳、断线钳、大力钳、汽车扳手等手工具和气动扳手、气钻、气动螺丝批、气动套筒等系列气动工具,及精密高档钻夹头和便携式电动工具等产品,继续打造亚洲最大的手动、气动、电动工具生产基地。

    8.压力容器。加快高压层板容器、加氢反应器和高压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等炼油和煤化工领域里的核心设备的产业化进程,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压力容器生产基地。

    9.风机。加快发展高效离心压缩机、高铁风机、双向可逆地铁风机、大型节能风机。

    (二)培育发展高端新兴产业。根据我市实际,结合国内外机械制造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设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新兴产业,作为推动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1.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

    (1)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总体思路: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以工业机器人应用带动产业发展,整机与零部件协同推进,重点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扶持壮大工业机器人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发展目标:到2016年,全市机器人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年均递增25%以上,初步形成检测设计、系统集成、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产业体系。到2018年,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规模大幅提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亿元。培育3-5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5-8家关键部件配套企业,打造1-2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区;工业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成为山东省工业机器人重要产业基地之一。

    一是培育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加大产业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有连续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以威海正棋机电公司、威海信诺威电子公司、威海柳道机械有限公司、威海未来机器人公司等机器人骨干企业为依托,围绕汽车、电子、物流及消防救援等特种需要,发展焊接、涂装、钻铆、搬运、装配等工业机器人及安防、深海作业、救援、医疗等专用机器人产品。依托威海海富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诺金传感器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传感器、激光器、刀具智能化夹持系统等机器人零部件产品。

    二是加强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的攻关创新。充分利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科技优势,整合和加强我市机器人检测研发公共平台建设,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合资合作等方式,开展减速器、伺服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器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研发并实现产业化。

    三是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建设。规划打造集机器人整机、关键零部件制造及集成应用产业集聚区,配套建设成果孵化、研发检测、认证认可、教育培训及金融租赁等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对条件成熟的产业基地(园区),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称号及授牌,以提升园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四是加大招商合作力度。瞄准国内外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鼓励本土企业与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巨头和科研机构结为战略伙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相互配套协作,吸引一批整机、关键零部件及集成应用项目进驻我市。重点抓好威海海富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沈阳新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光纤激光器项目的合作,争取在威海建立机器人生产基地。

     (2)加快推进企业“机器代人”进程。总体思路: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在我市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电子等重复劳动特征明显、劳动强度大、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业领域,推动应用工业机器人对传统生产线或生产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标要求,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贡献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目标:到2016年,每年引导和支持50家企业推进“机器代人”步伐,争取完成“机器代人”应用项目200个,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率达到40%以上。到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工业机器人应用率达到60%以上,制造企业智能装备水平大大提升,为威海工业转型升级起到较大推动作用。

    一是加强“机器换人”应用示范推广。每年选定2-3个行业领域组织“机器代人”重点示范推广和对接活动,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和威海本地产设备在重点行业的应用示范推广,搭建行业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行业组织有效交流对接平台。对于重点行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实行重大项目管理制,鼓励用户企业、制造企业、科研机构与集成服务商组成项目组,参与招投标,联合开发特定行业工业机器人成套应用装备。

    二是打造“机器代人”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我市服务机构实施“机器代人”公共服务项目,为企业实施“机器代人”提供技术交流、宣传推广、业务培训等公共服务。支持建立机器人产品体验与展示平台,组织开展相关技术比赛、产品展览、专家论坛等活动,组织承办第十七届全国机器人锦标赛暨第六届国际仿人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拟邀请国内70所院校、500余人来威参赛,打造国内外机器人创意、技术创新成果和我市应用企业对接的综合平台。与沈阳新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威海建立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通过展示当今一流机器人产品,演示和体验在生产环节的具体应用,打造为企业提供智能装备选型的平台。推动威海职业学院与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设机器人使用培训专业,建立机器人培训基地,为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和机器人应用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推动一批重点“机器代人”合作项目建设。每年举办威海机器人暨智能装备产需对接洽谈会,邀请国内外知名机器人生产企业与我市应用企业进行技术项目对接,推动工业机器人在我市工商物流领域的应用。重点抓好荣成中外运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博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在轮胎产品仓储堆垛上架环节合作项目;荣成泰祥集团、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华隆(乳山)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与青岛创想机器人公司在产品自动分拣、包装环节的合作项目;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在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环节方面的合作项目; 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威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名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与徐州华恒焊接机器人公司、安川机器人的合作项目等。

    2.节能环保设备。大力发展高效节能电动机和新型节能机械装备,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研发、生产新型节能环保机械装备产品,重点发展海水淡化装置高压泵、清水离心泵、单级端吸离心泵、DP-430型螺杆真空泵、餐厨弃物处理车、餐厨弃物处理机等节能环保型机械产品,研发生产大气治理技术装备、污水处理技术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再制造技术装备等产品。培育一批节能环保设备骨干企业,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发展船用脱硫脱硝除尘设备和船用压载水处理设备;山东名流实业集团重点发展餐厨垃圾处理设备;荣成鹏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重点发展工业废气净化处理设备;威海正大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低能耗、节能高效的烟气污染防治专用设备等。

    3.轨道交通装备。优化招商环境,积极争取轨道交通装备项目在威海落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配件产业。威海万丰镁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点发展镁合金高铁机车部件、威海克莱特菲尔风机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发展轨道交通风机、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冷却风机系列产品,山东昊安金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发展高速列车刹车盘轮盘与轴盘、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发展高铁风机用电动机、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发展高速列车钩尾框配套产品等。

    (三)培植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推动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主体扩总量、增数量、上规模,形成若干家高起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或行业排头兵企业。

    1.威海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重点发展电厂、矿山用大型风机、空气预热器、鼓风机和压缩机等系列产品,研发生产为轨道交通配套的冷却风机系列产品。

    2.山东华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加快大功率高速高能量密度永磁电动机项目的实施,重点发展面向核电、风电、船舶、起重、冶金等诸多领域高效、智能、精密型电机,打造以大特电机为支撑,高压、高效、高附加值电机为龙头的产品结构。

    3.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现有钻夹头、粉末冶金配件、锯片、带锯条等产品的基础上,加快船用压载水处理和检测设备、船用柴油机脱琉设备、数控机床、轿车变速箱关键件的研发和生产。

    4.威海石岛重工有限公司。瞄准“大、特、包”的产品方向,研发制造煤化工、石油化工、核电等领域的大型压力容器,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端容器设备专业生产基地。

    5.威海华东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加快企业战略重组步伐,提升整体竞争实力,重点发展面向机床制造业的高精度、智能化、复合化工作母机;面向航天、航空、船舶、发电设备制造业需要的重型、超重型数控加工机床、多轴联动及复合加工机床。

    6.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在现有化工泵、渣浆泵、潜水泵等产品的基础上,研发生产可以替代进口的核级泵,力争产品的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7.文登威力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在现有各种扳手、钳类等手工工具产品的基础上,加快花生联合收购机和高效离心压缩机、新型罗茨风机等新型环保设备的研发和生产。

    8.威海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组织实施总投资2.3亿元的磁力传动高压重型加氢有色金属反应器制造项目,项目投产后将大大提高公司高端产品的制造能力,年可生产重型有色金属反应器1000台(套),达到国内一流、省内第一的水平。

    9.威海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新建耐磨材料生产流水线,投资8.7亿元新建7万平米厂房及配套的矿山设备生产线,项目完成后,将形成年产旋流器、流化床分选机、螺旋分选机、叠层分级细筛等装备3000台套。

    10.威海泰富西玛电机有限公司。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电机产品,加强品牌建设,实现产品的高效化、系列化、通用化。

    11.文登奥文电机有限公司。致力于超高效、超超高效电机的发展,尤其是IE4超超高效电机、永磁伺服电机、开关磁阻电机、特种专用电机等电机的发展。在电动工具方面,重点发展专业(工业)级电动工具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巩固并加强在电动抛磨工具领域的领先地位。

    12.荣成锻压机床有限公司。重点生产闭式单、双点2500吨以下、四点多连杆数控压力机及10米以下数控立式机床产品。

    13.威海正大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研发当前国家及行业急需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在冶金除尘、烟气脱硫脱硝高端技术方面进行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方面进行重大突破,重点研发电解铝烟气净化系列、烟气脱硫脱硝热电除尘系列产品。

     (四)攻克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围绕数控机床、电机、泵类、化工机械、木工机械、专用机械、工业机器人、环保设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性技术。

    数控机床。重点攻克数控落地铣镗床恒压静压及补偿静压结合技术,数控动梁龙门移动镗铣床附件铣头自动识别、自动分度、自动安装技术,精密重型数控压力机控制系统,闭式四点机械压力机研制,数控单轴木工铣床制造、全数控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等关键技术。研发涵盖多连杆、四点、双点和单点压力机等中国机械压力机用户需求的最大吨位、最先进水平的数控机床。

    电机。重点突破清洁环境专用超高效率电动机研制,风力发电机专用辅助电机电磁优化设计,高效、超高效永磁同步电动机系统等关键技术。

    泵类。加快海水淡化装置高压泵,液下渣浆泵,液下清水、化工泵,单级端吸离心泵等高性能泵的研制开发。

    化工机械。在新型甲醇合成塔设计与制造技术,厌氧发酵反应器研制等方面取得突破。

    木工机械。开发智能化的木工机械成套设备。

    专用机械。加快船舶柴油机废气脱硫除尘技术产业化,大直径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研制,流化床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研发,烟气脱氟除尘净化器逆向二段干法净化技术,双向可逆地铁风机研制等关键技术研发。

    工业机器人。重点研发具有视觉、触觉、力觉的智能化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技术、多机器人协调作业技术,加快减速器、伺服电机、驱动器和控制器等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研发。

    环保设备。重点研发当前国家及行业急需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在冶金除尘、烟气脱硫脱硝高端技术方面进行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的方面进行重大突破,重点研发电解铝烟气净化系列、烟气脱硫脱硝热电除尘系列产品。

Copyright © 2010-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日韩企业双向投资促进公共服务平台  

地址:中国威海市香港路18-1号智慧大厦701

联系电话:+86-631-5976515 / 5976516

鲁ICP备2022011968号-3 | 管理员登录

鲁公网安备37100002001235